1997年,Enzo Ferrari 先生買下一間汽車工作室也就是現在的Ferrari 法拉利車身焊接廠,工廠入口上方標記著「Scaglietti」這個名字,紀念著Enzo Ferrari 先生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之一Sergio Scaglietti 先生。
兩位名人將優異的技術與義式美學的獨特性相結合,打造出一系列Ferrari 法拉利標誌性車型,例如GTO、Monza 和 Testa Rossa。
如今,這種匠心精神仍然在車身焊接廠內延續,在精湛的工藝和機器自動化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
機械化的工作速度肯定比Scaglietti的時代更快。組裝線每天管理62輛車型,分別為V8、V12以及現有的V6車型 Ferrari 296 GTB。每輛躍馬跑車須經過36個工作位,每個步驟需要16分鐘,而生產過程中因應氣缸尺寸的不同自動化水準也略有不同。
車身焊接的三個主要階段為Lastratura 組裝、Ferratura 焊接和Revisione 檢修。第一階段包括安裝基礎底盤,並將側裙和車頂的結構部位焊接到位。第二階段從檢查焊接和清潔所有表面開始,接著添加移動零件,例如車門和前罩。第三階段是最終的品質檢測,在此階段車輛將會進行清洗,並放置於特殊照明下檢測,在焊接完成後檢查表面的美觀度。例如,對於一些車型,車門和側裙之間只能有3.5毫米的間隙。
組裝線上的所有Ferrari 法拉利都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但是V8和V12車型的製作過程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別,主要差別在一個稱為OP40的區域內,該區域搭載四個機器人。對於V8車型而言,所有後側面板的組裝均由這些機器人完成,這些機器人在兩個樓層工作,根據不同車的底盤,將零件正確定位,然後將它們焊接到位。
相較之下,V12車型與其他躍馬跑車則有所不同,它的焊接過程就沒有機械自動化,這一系列的過程均由專家精湛的美學工藝才能完成,目的是確保零件在組裝時沒有任何瑕疵,使車身呈現出完美流線型的成品形狀。
正是這種以手工打造的方法體現了世代間工匠對車身焊接的奉獻精神。在Scaglietti時代,揮動錘子的堅定聲音和金屬壓力機的運作代表著另一輛Ferrari法拉利經典車型的問世; 如今,並非機器人,而是由匠心手工完成的精巧美學締造了無數傳奇傑作。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