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Jason Barlow
摄影: Luca Girardini
Ferrari e-building整體簡潔明亮,目前內部處於「擴大」階段,籌備多年的複雜系統正進行著排除錯誤,嶄新的自動化機械程序經過反覆修正,隨時準備執行新任務。不久後,數百名員工將在此處,將隨著機械的運轉聲響履行職責,其中備受矚目的莫過於Ferrari純電動車款。
即便在目前階段,e-building所蘊含的巨大潛力顯而易見。其中它將承載的遠不止於Ferrari純電動車款的問世,而是展示品牌未來的無限可能與廣闊願景。這座新落成的建築無遺是Ferrari 77年歷史中一座重要里程碑。
(圖片解釋:全新e-building的最先進生產線已準備好投入運行)
Ferrari執行長Benedetto Vigna解釋說道:「由於綜合考量,我們以e-building為其命名,儘管Flexibility「靈活性」才是真正體現它的主要特色。e-building不僅限於「電能」動力的發展,它將使我們能夠把所有拼圖拼湊在一起,而使整個研發和製造過程達到最佳狀態。」
「目前我們正發展多元化的能源策略,以確立Ferrari在整個產業格局中的定位。Ferrari的發展速度比起傳統汽車品牌快,但慢於科技產業。高科技觸及大腦的理性面,奢華與情感牽涉歷史傳承和言語的溝通,而Ferrari在雙方面都有接觸,是兩者的獨特結合。」
(圖片解釋:該建築的設計由總部位於Bologna的Mario Cucinella建築事務所負責)
Ferrari自1947年起便開始製造汽車,Maranello每款車型都凝聚了躍馬品牌引以為傲的精湛工藝,而長期以來Ferrari也一直是科技領域的傑出先驅,絕非是普通的汽車製造商。因此,全新e-building不僅代表躍馬品牌數十年來累積的深厚造詣,同時引入新技術為即將到來的時代奠定堅實的基礎。關於「e-building」的命名,其背後蘊含著深遠的考量,並非簡單地視為新時代的起點。
Ferrari 技術與基礎設施長 Davide Abate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此建築命名中的【E】所包含了三層含義。首先是Evolution「發展」,象徵Ferrari在動力技術的革新突破以及躍馬品牌全面電氣化時代的來臨。第二個與Environment「環境」有關,我們透過重新規劃將老舊且高耗能的工業建築重建,已擴大約50,000平方米的土地。最後為Energy「能源」,這座建築在設計上巧妙融合了多種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但永續發展不僅限於能源使用,過程中我們還考慮了員工福利與工作環境。」
(圖片解釋:巨大的上層窗戶俯瞰露台,露台上設有花園。背景右側是生產線的一部分。該建築還將舉辦教育活動和娛樂空間。)
因此,這棟建築承載著多種使命。2025年Ferrari首款純電動力車型將在此誕生,其設計概念與造型目前仍處於保密狀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所採用的高壓電池、電動馬達等核心組件以及車輛本身都將在e-building中製造。正如Benedetto Vigna強調所說,這僅是部分拼圖,e-building也將全面支持Ferrari其他車型的生產及各類活動。
自2009年以來,Ferrari便深耕電能技術的研究,並成功推出採用V6混合動力引擎的Ferrari 296 GTB,與此同時,內燃機領域也在不斷創新,將強大的V12引擎核心賦予了Ferrari 12Cilindri與Ferrari Purosangue上。這些動力技術的整合,無疑為Ferrari帶來了更有效的加乘效應。
此外,e-building特別為員工規劃了訓練中心及專用休閒區。值得期待的是,目前仍有30%的空間尚未開發,為Ferrari未來的拓展提供了無限可能。Ferrari首席研發長Ernesto Lasalandra表示:「我們將與Davide的團隊合作,共同對電池與電動馬達的設計與生產進行效能提升。儘管電池的設計已經在初期完成,但我們仍堅持全新突破,並在e-building中探索還能如何發展更多的可能性。」
e-building由MCA建築事務所(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與Ferrari團隊聯手打造,該事務所因專注於推動永續發展理念的承諾而脫穎而出。在建築設計上,e-building特別注重能源效率,以實踐零耗能建築為目標。不僅採用了多項的能源和雨水再利用方案,建築的隔熱與保溫性能經過精心設計,在夏季時有效吸收太陽輻射以降低內部溫度。同時,透過專門的採光設計使自然光有效照射到建築中。當夜晚時,乳白色和透明的玻璃面板建築外牆,營造出引人注目的「燈籠」效果。
整棟建築的能源系統完全不依賴化石燃料,空調採用了純電動熱泵並依靠再生能源為其提供電力。屋頂上則安裝了3000多片太陽能板,總輸出功率高達1.3兆瓦。其美學和規格層面均超過了傳統製造工廠的標準,更像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圖片解釋:全新e-building全面運作後,屋頂上安裝的3000多塊光伏板將能夠產生約1.3兆瓦的峰值功率。)
Benedetto Vigna在他傳奇的職業生涯中,曾參觀過眾多科技大樓,並表示:「如果僅是建造一座外型方正的建築,當然可以節省許多成本。但這座建築的修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讓我們將訪客和員工也納入建築設計的考量,並且在美觀與功能之間取得平衡,這如同Ferrari所製造的車輛一樣,而生產工廠通常無法提供這樣的靈活性。」
對於長期到訪Maranello總部的訪客來說,要將總佔地面積為42,500平方米的建築要興建於何處?
Ferrari不僅將Maranello的Emilian小鎮推向全球舞台,同時也積極為當地發展做出貢獻。為了實現此次擴建,Ferrari共收購了39棟建築,將總面積逾100,000平方米的區域進行重新開發,並且透過多項基礎設施改善,為這片區域重新注入了活力。
大樓內部,一台機器人正優雅地穿梭其中。這些設備很快的將用於克服生產過程中遭遇的瓶頸,並在必要情況下迅速提供設備更新。重新配置的工作站,充分考量了人體工學,並且配備了多段可調的機械臂掛鉤。e-building的彈性體現在各個層面,不僅滿足近兩年內的需求,更是為了未來二十年的長遠發展。
(圖片解釋:從上到下,e-building生產線的另一種呈現;大量的窗戶為設施帶來了充足的光線;從辦公室的窗戶觀望可以俯瞰工廠車間。)
Ferrari首席數位數據長Silvia Gabrielli對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表示說:「我們正與Abate緊密合作,試圖瞭解如何將數位技術運用在靈活的工廠環境中。經過深入研究,我們從支援此類工業設施的最新技術中進行篩選,並分析出未來20年間最有發展性的技術。」
「為此,e-building採用UWB超寬頻技術,並整合到大樓的基礎設施中。即使像人工智慧這樣的尖端技術,也需要建立在基本的實體之上。因此,我們已經在各處鋪設必要線路,並在需要時開通超寬頻。」
為何選擇UWB超寬頻技術?原因顯而易見,這項技術不僅具備強大的訊號穿透力,並擁有卓越的安全性和精準定位。Gabrielli解釋道:「在特定的應用場域中,超寬頻技術能夠幫助我們精準定位那些極具價值的零件。從而改善製造流程,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某些領域中,數位化有效提高工作的專注度。
(圖片解釋:e-building旨在達到「近乎零能耗建築」(NZEB)性能。其所有能源系統均不依賴化石燃料,而且能把雨水儲存並循環利用。)
Ferrari始終將員工視為最重要的企業資產。而在這個千載難逢的產業變革浪潮之際,員工更是支撐其長期發展的重要梁柱。Ferrari全球首席製造長Andrea Antichi說到:「我們的營運模式結合了策略思考與先進技術。秘訣在於,提供工程師和設計師廣闊自由的空間,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創意,從而構想出令人驚嘆的作品。而我們則是通過專業技術,將這些創意轉化為現實中無與倫比的座駕。」
Ferrari能以其目前的發展勢態,屹立於汽車產業之巔,這背後離不開具備遠見及勇於做出明智決策的人才。
「每一代人都應該面對他們所面臨的挑戰」
Benedetto Vigna總結說到:「 Ferrari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我們深感自豪,在Covid疫情期間導致供應鏈中斷的嚴峻情勢下,我們堅守了對投資者和支持者的承諾,並遵循既定時間達成任務和財務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我們優秀的供應商。而e-building不僅是尖端的設施,更是Ferrari對於堅定承諾的體現,一方面我們打造客戶心儀座駕,同時提供員工優異的工作環境,並且在環境保護上,積極做出改善。如果您願意,我們以號召性用語【Open ears, open eyes, four wheels on the ground.】邀請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行列。」
分享給朋友